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

阳春时节,杨柳飘絮。正是诗人咏柳好时节。

这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出自贺知章的《柳枝词.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

《柳枝词》是当时民歌的一种曲调。开元年间的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运用了《柳枝词》这种形式,吟诵了初春的柳树,写了诗人对时光赞美的喜悦心情。

碧玉,是碧绿色的玉石。柳树叶子是翠绿的,所以比作碧绿。第一句概括了柳树全貌,用的是诗词中常用的倒装句法。如果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一株碧玉装扮成的高树”。

诗的第二句,从柳树转向柳叶,都全貌转向细节:只见柳枝纷垂,犹如千万条绿色丝线织成的绦带。这些比喻,还是从实处着想着笔,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

妙就妙在第三、四两句的一问一答上:凭空想来,出其不意;问的奇怪,答得有理。使人读了以后觉得意趣盎然。

诗人对柳树是越看越爱,也就越看越细。他看到柳树翠绿玲珑,不禁惊奇地由看而想,由想而问:这样细巧的叶子,是谁有这么精巧的手艺裁剪出来的呢?

从植物学的普通常识来说,春天来了树木都要发芽,这难道还需要问吗?当然,古代的人科学知识不如现代人,但对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是懂得的。其实,这种设问手法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在文学作品的构思上是许可的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

诗人先是提了问,紧接着便回答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哦,原来把这些细巧的柳叶剪裁出来的,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那么又是谁拿起这把剪刀的呢?古代称为“造物者”;现在叫做“大自然”。

诗人在诗中没有明说,因为诗人不是为了解答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赞美柳树,赞美大自然。

上句一个“裁”字,下句就相应地用了“剪刀”,在修辞的逻辑上是非常严谨的。我们不妨品悟一下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是多么令人折服。

春风一吹,柳树发芽,柳叶是可以进行观察的,而春风促使树木发芽而产生的力量,却是很难具像,也不好琢磨的。于是诗人使用了“剪刀”这个非常普通的用具,一下就能使人们产生具体形象的联想。不得不佩服诗人用词的精炼和高超。

这首小诗虽然描写的是柳树,却以清新的词句表达了一种健康的感情。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

古典诗词经过了千年的传承,现代人对古诗词可能了新的观念和文化元素。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则把贺知章的《咏柳》中的关健词:柳树、柳枝、柳叶剪刀、春风赋于了人和人际关系,及至话语权的因素。仔细品味一下,不但觉得有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十分的贴切。

其实这就是文学自身所涵盖的功能所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读者中,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有句话比喻的很好形象:“一千个观众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 ,是很有道理的。

古人咏柳者甚蕃,其中贺知章的《咏柳》诗别具一格,清新俏皮。贺知章:唐朝著名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文字通俗,文风清新。他的《回乡偶书》妙趣横生,脍炙人口。一生旷达潇洒。他的情感缕缕在诗里体现。

唐天宝三年,他奉昭回乡。此时正是早春二月,江南的杭州一派草长莺飞,万物萌动之象。诗人回到故乡无比欢心,看见丝丝烟柳,不觉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咏柳》七绝。

全诗一共四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整首诗清新活泼,从整体到部分,由大到小,多用比喻与拟人。‘’碧玉妆成一树高‘’第一句就把柳树化身为小家碧玉的少女。一个‘’高‘’衬托出少女娉婷的身姿。‘’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丝万缕的枝条,也化作少女腰间的裙带。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作者继续联想,这巧夺天工如眉如画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呢?作者自问自答,原来是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裁出来的呀!春风姑娘给大地换了新衣。春意盎然,何其美哉!这两句巧妙的把比喻和设问连接起来。烘托出春天无限美感,作者的喜悦之情。唐诗的意象中用‘’柳‘’做‘’留‘’意,送别故人,经常折柳以示留。贺知章回到故乡,用‘’咏柳‘’写出留意,当时这个调皮的老头心里是何其的快哉呀!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知细叶谁裁出)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3898.html

(0)
小黑子的头像小黑子
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3年3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