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抛开卫所兵不谈,但凡有人抓训练的明军,就算是到了明朝灭亡时战斗力都非常强悍,之所以给人不堪一击的表象主要是因为清军入关后一路摧枯拉朽。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并非明军拉垮,当然也不是八旗军有多骁勇,而是明军几乎都不战而降了。

至于明军在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投降的情况,只能说老爱家政治工作做的很到位。

前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后又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清朝对这些大明降将有多优待不用说了吧,放心让他们继续领兵四处征讨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看着这些选择投降的待遇如此之好,其他明朝将领有样学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句话说大清的江山有一半是明朝将领打下来的。

实际上这话太谦虚了,完全可以说大清的江山就是大明的将领帮他们打下来的。

既然说到待遇,那确实值得好好说说。

当兵为了吃粮这不用多说吧,在古代没有多少人有家国情怀的,想让当兵的死心塌地,谈理想虽然有用但绝对没有给钱给粮来得实在。

而明末土地兼并已经严重到朝廷都收不上租子了,哪还有钱给这些大头兵发钱发粮,之所以还具备战斗力,有的是因为军队的军官也兼并土地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有的则是军官关系够硬,能从朝廷抠出余粮。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靠关系的代表是胡宗宪,戚继光的戚家军战斗力强悍除了戚继光练兵确实厉害外,胡宗宪背后的钱粮支持也不能忽视。

像关宁铁骑、辽东铁骑就属于有自己地盘的军队,所以抛开历史背景谈李成梁父子,谈袁崇焕是不是好人没有任何意义,立场不同,答案就不同。

被历史大势所裹挟,既然已经身在其中,就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回头开头,古人并没有那么多的家国情怀,谁给钱粮就给谁当兵,满清给的多,那就给满清当兵,反正在哪都是当兵吃粮,没区别。

所以在古代,待遇怎么样,很大程度决定了一支部队的战斗力。而满清八旗在明末清初时战斗力之所以还算彪悍,就是因为当时八旗军的待遇是真的好,明军看了都馋,所以纷纷投降。待遇没人家好,怎么打。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除此之外,八旗军战斗力强还有一个原因,而这也是明军战斗强的原因。

那就是军队有着系统化的训练。

是的,我们今天的人民子弟兵之所以各个威武非凡,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系统化的训练,每天、每周、每月、每个季度都有着详细的训练计划。

世人只知道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是不出世的帅才,实际上戚继光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会练兵。

是的,戚继光一生著书无数,除了兵法外,他最得意的作品其实是《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武备新书》这些教人怎么练兵,怎么带兵的书籍。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而且书中内容并不像《孙子兵法》这种只给个大纲给个思路的兵法,而是事无巨细的教人怎么练兵、带兵和打仗,甚至细致到士兵在行军过程中上厕所的问题要怎么解决书中都有教授。

由于系统化的训练,就算把当时的明军放到整个世界维度上来看都是首屈一指的,能与之一战的应该就只有当时古斯塔夫二世手底下的儿郎了。

至于倭寇,并不是倭寇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倭寇比较分散,而大明海岸线漫长,卫所兵又已经腐化严重不堪其用,所以精锐部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明军精锐今天守这里,倭寇就跑别处去劫掠,就像老鼠一样不胜其烦。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说白了就是明军精锐不够,等戚家军形成规模后,倭寇甚至连给明军造成杀伤都很难做到了。

上面说过,由于待遇的问题,明末成建制投降满清的明军有很多,这些投降的明军除了直接增强了满清的纸面数据外,最重要的是给满清八旗军带去了系统化的训练。

所以到了清军入关时,经历了系统化训练的八旗兵在战斗力上已经不比明军差什么了,大家招式都一样,最后不就是看谁更拼命,八旗军待遇好,自然也就更拼。

最后就是武器装备了,要知道满清早些时候在大明的红夷大炮面前是头都抬不起来的。当时的大明打满清那就是降维打击,八旗骁骑就是个笑话。

还是那句话,满清政治工作做的确实好,除了掳掠外,大量的明朝官员的投降也给满清带去了能工巧匠和技术,让满清也有了仿制和生产火器的能力,让八旗军在装备上也追上了大明的脚步。

得,这下连最后的装备优势也荡然无存了,明军岂有不败的道理?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明军和八旗军这事,说白了就是一个在进步,一个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当进步的一方实力持平或者超越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一方后,原地踏步的一方必然会失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小黑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6057.html

(0)
真爱粉的头像真爱粉
上一篇 2023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