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美国人口,国土面积相当,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强国?

  巴西历史上共破产10次,巴西的历史不是正处于破产当中,就是在破产的路上。一个破产大户怎么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前不久斯里兰卡国家破产上了热搜,很多网友表示惊讶——一个国家居然也会破产?

  南美的巴西不屑地笑了笑,表示:斯里兰卡你还是太年轻了,经历的事情太少了,你这还只是头一次破产,大哥我啊,历史上破产了10次!

  巴西从1898年-1990年这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共破产了10次,上世纪末期那几次破产的影响直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去年巴西总统宣布国家破产,实际上这次是虚惊一场,并没有破产。

  巴西为何总是破产?

  国家破产,通常是指主权债务违约,主要有4种情况:

  1、主权国家无法支付到期的债务,产生主权债务危机。

  2、主权国家由于无法变现足够的资产支付利息或本金,因流动性不足而违约。

  3、政权更迭,新政权不愿承担前政权的债务。

  4、国家战败或消亡。国家直接没了,还拿什么还债。

  巴西的情况属于前两种,也就是资不抵债。

  1500年4月葡萄牙人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530年前后葡萄牙人在巴西建立了殖民地。作为殖民地,巴西和其他殖民地一样,被宗主国敲骨吸髓。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热量、光照、降水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刚开始巴西的支柱产业是甘蔗制糖业。糖在当时是稀缺产品,价格非常高,巴西当时靠卖糖赚了不少钱,但大部分被葡萄牙给刮走了。

  1581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合并,巴西卖糖的钱又被西班牙给刮去打仗了,当时欧洲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而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薄弱,需要花大量真金白银去其他欧洲国家买物资,打仗的成本极高,而且西班牙在16世纪还连吃了几场败仗,1588年无敌舰队都被英国给重创了,损失惨重,西班牙在16世纪下半叶接连破产了3次。

  更要命的是,巴西的制糖产业还被荷兰给抢走了。

  1624年荷兰军队侵入巴西建立了几个据点,1640年占领了巴西的制糖区,直到1654年才被赶走。但这十几年里,荷兰人已经掌握了甘蔗制糖技术,之后荷兰在加勒比群岛建立了制糖产业,导致巴西制糖业衰落。之后巴西又致力于开矿、种棉花、种咖啡。由于当时欧洲很不太平,巴西赚到的钱大部分被宗主国投入欧洲战场了,连水花都没打一个。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摄政,1822年佩德罗宣布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巴西帝国被推翻,成立巴西合众国。

  巴西殖民地以及帝国时期没有获得多少原始积累,没有原始积累就没有创业的本钱,巴西合众国成立不到10年就迎来了第一次破产。

  独立之初破产是很多拉美国家都经历过的事情,因为与宗主国切断了经济联系,失去了宗主国的市场和资金,还欠了一身的债,就像水池没了水源一样,很快就经不起消耗破产了。

  委内瑞拉1811年独立,1826年破产。

  阿根廷1816年独立,1828年破产。

  哥伦比亚1819年独立,1826年破产。

  还有墨西哥、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等一众拉美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都经历过破产。

  拉美国家独立初期都是靠卖资源和农产品,卖到欧洲去,换取欧洲的货币,再去购买欧洲的工业产品。

  那关起门来,不和欧洲做生意不行吗?那就差不多就倒退回原始社会了。

  所以像巴西这种殖民地出身的国家,没有原始积累,靠卖资源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攒钱,高价去买欧洲(主要是英国)的工业产品,被英国用剪刀差收割了。随着国际上初级产品价格走低,很容易入不敷出而破产。

  巴西不仅受到欧洲的压榨,还受到美国的压榨,美国的门罗主义对美洲各国事务进行干预,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后,也参与到对拉丁美洲的剪刀差收割。

  巴西在1902年、1914年、1931年、1937年、1961年、1964年、1983年、1986年、1990年接连破产。整个20世纪,巴西都在破产中度过。

  最后3次破产都是由于拉美债务危机,这是一场波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的危机,当时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从欧美借了大量资金进行工业化建设,1975年拉丁美洲外债总额为750亿美元,1983年飙升至3150亿美元。随着利率上升,拉美国家货币贬值,直接崩了。

  拉美债务危机打破了拉美国家的工业梦,直到现在,拉美仍没有出现一个发达的工业国。

  巴西虽然面积、人口体量与美国相比小不了多少,但巴西是虚胖,看着大,力量小。巴西前期被欧洲压榨,后期受到欧洲和美国的双重压榨,破产一次接着一次,拿什么成为世界强国?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90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下午6:59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下午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