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魏征的基本常识是:他曾经是李建成的谋士,后来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杀,李世民登基称帝。李世民因为魏征的耿直,而选择了把他招致麾下。后来魏征虽然在李世民手下打工,但是他从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对于李世民的一些过失,他一直都是有一说一;而李世民则是胸怀宽广,虚心纳谏,因此他们二人一直都是君臣相济的典范。
可骆驼研究史料发现,魏征除了直言敢谏,写了一篇《谏太宗十思疏》,还参与编写了一些史书外,几乎没有太多的政绩。李世民真的只是看重他的耿直吗?
魏征是如何成为李建成的幕僚的
李建成并不是魏征的第一个老板,魏征的第一份工作也并不是幕僚,魏征在当幕僚之前,他的职业是道士。隋末群雄逐鹿,魏征也被一个叫元宝藏的隋朝官员,拉入了红尘之中。不过元宝藏比较有自知之明,没有选择自己树旗起义,而是选择了投靠李密。魏征自然也跟着元宝藏,当了李密的雇员。据说魏征曾给李密提供过一些建议,但是李密并没有采用。
当时,李密的敌人是王世充,李密在前期取得一些胜利,但是魏征却认为李密的未来并不乐观。果然,不久之后,李密就被王世充给逼得降了李唐,而魏征也再一次跟着换了老板。在这段时间,魏征立了一小功,他为李唐招降了以前的工友李勣,李勣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原型,现实中他的工作能力也很强,初唐时他和李靖并列为统军的双雄。这里面有一点值得敲黑板,李勣家是山东豪族。
魏征招降李勣后,并没有开心太久,因为不久之后,他就被河北王窦建德给抓住了。俗话说,一个优秀的男人,走到哪都会发光发热。魏征也不例外,他被抓后,就成为了窦建德的幕僚。不过他很快又换了老板,因为李世民在攻打王世充时,顺手就把前来给王世充助阵的窦建德也给灭了,所以魏征再次回到了李唐有限公司,他的直属上级,变成了公司的法定接班人李建成,从此,魏征当上了李建成的幕僚。
魏征在李建成麾下都做了什么
魏征跟了李建成后,李建成对魏征很是器重,给他分配的职务是太子洗马,其实就是太子的行政参谋。魏征在这个位置上都做过什么呢?据《旧唐书》记载,魏征给李建成的第一个谋划,就是多立功。李建成听从他的建议后,平定了窦建德的接班人刘黑闼。在古代,打了胜仗,除了有物质和精神奖励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实惠,那就是可以优先收拢失败方的残兵败将为己用。
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
当时刘黑闼和窦建德占据的地方除了河北之外,还有哪里呢?是山东!当年的瓦岗寨虽然是在河南,但是瓦岗军军起义后,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河南,实际上也还有另外一个地方,也是山东。而李建成和李元吉集团的势力范围,也包括山东地区。所以当李建成想巩固自己的实力时,山东是一个重要的地点,但山东民风彪悍,豪族众多,而且这些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保安队”。
那么怎么做,才能把这些势力收归己用呢?一是拉拢当地的豪门望族,或者有影响力的武装力量,二是和当地百姓做朋友,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李建成在打败刘黑闼后“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招降当地文臣武将,收拢民心)。这件时主要是由谁提出,并由谁负责办理呢?自然是山东人民的老熟人魏征(瓦岗军中秦叔宝、李勣等都是山东籍),魏征在为李建成收服山东各势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山东各方面势力的代言人。
李世民为何看中魏征
李世民在河北、山东平定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结交两地的地方势力,而是直到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的同一年),才派人前去“阴结山东豪杰以侯变”,不过仓促之间应该并没有什么成效,毕竟那里是李建成的根据地。所以在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家人都给杀了,对于二李手下的谋臣武将,放过的也不多,其中就有魏征。
魏征在跳槽到李世民的麾下后,李世民为他安排的工作有这么一条“安辑河北”,这表明李世民是知道魏征的能力和影响力的。这里虽然只提到了河北一处,但是骆驼认为这里面应该也包括山东,因为不管是窦建德、刘黑闼,还是李建成、李元吉,都是把河北、山东看作一体的。所以当魏征接下这个差事后,他又变成了李唐集团和河北、山东的联络人。
小结
由此骆驼认为,之所以魏征能被李世民看重,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敢给领导“提意见”,而是他对于李世民安抚河北、山东有着特别的作用。而且李世民如果真把他当成一个耿直的人看待,也不会在侯君集等人造反后,疑心他会参与谋反,而冲动地把他的墓碑都推倒(侯君集等人曾被魏征极力推荐)。
这是骆驼的一点看法,希望对您有用。
大家好,谢请[玫瑰][玫瑰]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任何事情都不能寄希望于一个人上,而是通过治国体系的完善来实现。而这个治国体系正是魏征的政治抱负,正是因为前期李世民遵守了这三点才有了贞观之治。后来魏征死后,没人再敢进谏,李世民统治的时期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如果说一开始就没有魏征,那或许真的不会出现贞观之治,从某种程度来说李世民和魏征两个人是互相成全,大家觉得呢?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