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无意间看到却让你幡然醒悟的话?

  山中偶遇采药道士,传授我去除焦虑的妙法,使我幡然醒悟,不敢独享,分享出来,当做参考。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平常夏日,我因为生活不顺,特别焦虑,去一个山上避暑。那座山很小,我常常一个人在松柏下踱步。

  那天我正在散步,忽然看到一个道士从旁边山道上走出来,背上背着一个药篓子,手上拿着镰刀。

  他的样子倒没有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所谓仙风道骨,但是一看就很轻灵很朴实。

  我上前稽首问候,邀他坐下谈话。他也没有推辞,就和我攀谈起来。

  我问他:怎样才能悟道?

  他笑了笑,说道:说起来,内心清静至极即可悟道。做起来,则难啊。

  我问:内心怎样才能清静?

  他说:内心不以杂念而乱,清则为纯,静则是固,纯而固,可以入道。

  我问:清纯,是什么都没有吗?

  他说:清纯,是什么都可以有,什么都可以没有,有和没有,都不以之为动。不动则不浊,不浊则清。

  我问:然水太清则无鱼,这个清是不是太过了。

  他说:这个清,不是透明的意思,而是单独的意思,你要让心单独存在,不要和外境动静杂乱混淆牵扯。

  从外相上看,你的心就像个莲藕在淤泥里,看不出什么,都是一团淤泥,

  实际里面有白净洁白如玉清甜无比的莲藕,因为它是单独存在的。不会因为淤泥而改为肮脏体质。

  外面的湖水再荡漾,淤泥再多,青蛙再聒噪,这莲藕始终是莲藕。

  我们的心要是始终保持这清纯本质,根本不会在乎是处在淤泥还是脏水里,永远都是清纯的。

  我似有所悟,问道:那老子说上善若水,是不是清静的意思。

  他说:也有这个意思。水也是如此,它变成任何水,那个水分子始终不会改变。水的本体不会改变。

  你随时可以给它提纯。道的概念也可以这样去理解,

  我问: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是有什么好处呢?

  他说:是为了在生活中,不再去抛离生活本身去追求道。

  比如我今天去采药,这件事看起来和修道没有关系,但它离不开道。

  比如你在上班,你在吃饭你在和人说话,你在干任何事,看起来和道没有任何关系,就像水变成了酒变成了污渠变成了酱油变成了消毒水变成了墨水,它始终都是水。你也始终和道在一体。

  有人觉得自己修道很久离道越来越远,其实不必如此想,道就在那里没有远近没有变化过。动静亦然。所以吕纯阳祖师说:

  动静知宗祖,真常须应物。

  道离不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从未离开道。你的一切动静思维行为,都是可以归于它的,

  但是你知道和不知道,情况就不一样了。你深深知道,深刻体验到,情况都不一样。

  所以你先知道这个道理,就首先明白了,要修道不必抛弃红尘,更不能离开七情六欲酸甜苦辣另辟蹊径。

  你不再做这个二元分开看待,起码你就走的快一点顺一点。

  否则你总以为云里雾里虚无缥缈万丈光芒的是道,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不是道,那就得兜大弯路了。

  我听了似乎有所悟却又不太明白。问道:道长,那么,我们知道万物万事都是离不开这个,那怎么才能做到清静呢?

  他说:刚才吕祖的话,真常须应物,也就是格物致知,佛家里话叫不离万法红尘。

  我问:那出家人呢,不是离开红尘了吗?

  他笑着说:离开啥,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红尘,这红尘不是你说的红尘,而是每个人自己的红尘,

  是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采药在道观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上班养老婆孩子。

  离不开不是说身体离开,是说这件事不能离开生活去搞。

  我问:那么,我为什么会焦虑呢?

  他说:你的思绪过多地牵扯捆绑在事情的结果上了。

  我问:要怎么扯开呢?

  他说:真常须应物。一切事情都是你修行的素材,你的心要平均下来,普洒到每一件事每一个节点上,你如果偏重于某一个节点,你就被困于这个节点。

  你若能平均对待所有的节点,你就基本脱离了纠结也不再会焦虑。

  我问:那要怎么才叫做应物呢?

  他说:把你的所有心念,全部收摄在心神里,这就是应物,应物就是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都收摄在心神里不至于有丝毫的散乱。也可以叫做应境、应物应境都可以。

  因所有的境都是你的心神对应出来的,所以说应物应境其实就是应心。这个在佛家叫做观照。

  所以说,你焦虑,是因为你没有启动应物的真常心,你就被物和境所困扰了。

  如果你反过来,真常应物,你把它们一揽子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你怎么可能被它们所扰呢,你的焦虑无从生起,无所来嘛。

  学会以真常心应物,即可抽离于万事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你就逍遥游了,什么是逍遥游,这就是逍遥游,游于天地万事之间,从不羁绊,绝无拖泥带水,亦无粘滞、更无纠结。你说,这是不是上善,是不是若水的上善?

  我似有所悟,还是不太明白,又问:道长,那格物致知就是应物吗?

  他说:格物致知,是王阳明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方式,更适合于广泛的应用,不一定非拿来修道。儒家和道家佛家的说法不太一样,是因为考虑到佛家道家只是纯粹讲修道这件事,但儒家还考虑到济世的有为法。

  格物致知,听起来更好用在普世之事上。没有我们说的真常应物,佛家的万法皆空这样玄乎,它平实一点,听起来实际一点,可以捉摸一点。

  因为提出这四个字,可以引导学人从实际入手,不要沉迷坐而论道的虚浮。

  你想,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当然也是万物,万物皆可格嘛!格物,应物,观照,都离不开你的行止心念,离不开你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身所触意所思,这就是红尘,你离开红尘,还修个什么道?

  格物就是观照,对应,契合,收摄,怎么说都行,但这绝不是思想行为,要不他就是说思物了,格物,不是思想行为,不是大脑思维,而是用良知。回归良知,契合良知,也就是致良知。

  致的是什么知,他说的是良知,良知是什么,是不是觉,还是其他,和我们的真常心,有没有关系,和佛家的本元自性有无关系,这就靠你自己去领悟了。

  我听了似有所悟,但是还是不太明白,于是又继续问:道长,那按照你所说,儒释道这三家,走到最后都是一个事情了哦。

  他说:何止是这三个,所有的事情走到最后,都是一个。所以吕祖才说:动静知宗祖。世界万物无非动静阴阳,这些都要知宗祖,也就是都得归于这个本来的根源。

  按照修行的方法上讲,这是个方法论,方法论不离本论,所以说返璞可以归真,太上清净是也!

  我听了还是似有所悟,不太明白,于是只好向他告别,独自沉吟,才忽然觉得有点明白,便不再焦虑,下山而回,总是记得这句真常须应物,多年来,果然烦恼越来越少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549.html

(0)
小黑子的头像小黑子
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