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指什么
一桥飞架南北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一桥出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水调歌头游泳里的一桥指的是
水调歌头游泳的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
1.1957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有了一条连通南北两岸的大桥,有万里长江第一桥身美誉。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一条飞架南北天其中一条是指
一条飞架南北天其中一条是指一一武汉长江大桥。语出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基础建设方面提出了要修建4000公里铁路、10000公里公路,其中就包括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随着苏联政府敲定援华156项工程,武汉长江大桥也被列入其中。
中方很快完成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方案:大桥全长1670米,为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为双向四车道的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该方案顺利通过了苏联专家的技术鉴定。
1954年,苏联派出以著名桥梁专家康斯坦丁.西林为首的专家组赴华进行技术指导。
当时,一般是采用气压沉箱法进行桥梁基础的施工,即工人在沉入江底的大沉箱内施工。由于作业条件恶劣,人体无法承受更大气压。沉箱深度也受到限制,一般在控制在水深35米以内。
而武汉长江大桥多个桥墩作业面的水深接近40米,达到了人体器官承受气压的极限,因此每人每天只能工作20分钟。而且只能在每年的枯水期施工,严重影响建设进度。
西林曾经参加过成渝、天兰、兰新铁路的桥梁建设,他创造性的提出一种新颖的管柱钻孔法,即先把混凝土管柱打到河床,再钻孔浇注混凝土。这样可以实现在水面施工,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而且不受水深的限制。但这是一种新技术,连苏联都还没有实践过。
为稳妥起见,经过中方技术人员半年多的反复实验和摸索,证明管柱钻孔法确实可行,该方法也获得了中苏双方的认可。
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正式动工。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管柱钻孔法,桥墩基础工程仅用1年出头就全部完成。
一年后,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此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如火如荼,武汉长江大桥已初见轮廓。毛主席即兴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其中有一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就是形容武汉长江大桥的磅礴气势。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