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我们对这两句诗附加的意义已经够多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诗,全诗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诗以朦胧美著称,他干脆连题目都不起,就写八句诗出来,似乎怎么看都可以。这就给现代人进行无限制的解读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且看看针对这两句诗出的考试题:

1.《无题》(李商隐)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

2.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他的精神正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所说:“(               ),(               )。” 

3.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来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不用想,这些试题的答案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几乎每个从学校回来的孩子都会把这两句当成奉献精神的代名词,给他们说原意,他们反而会惊得要掉下下吧来。但是说这两句是赞美劳动的,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这样解读诗歌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当诗歌在诗人肚子里时,那还是诗人的诗歌。但当他写出来,尤其是经过读者阅读后,那诗歌就不是他自己的了。读者是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个性、经验和理解来解读诗歌的。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这是文学作品丰富性的表现,虽然绝大部分的解读并不符合作者原意,但是却可以用来表达读者的独特心理,这样就丰富了原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即便如此,我仍然固执地认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是,探寻原作者的本意,而不是独出心裁地随意解读,甚至故意误读。

回到这两句诗上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原意是否是赞美劳动,我们不能单看这两句诗,我们得看它在整首诗中的位置,结合整首诗的情意去分析它的本意。如果脱离整首诗,单单解读这两句诗,我以为任何解释都是可以接受的,那根本就探寻不到作者的本意。因此,我们得先问问自己: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劳动的诗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首联,但与劳动无涉。相见难,离别难,其实都是在写离别的痛苦。“东风”就是春风,春风无力之时,就是告诉我们春天将近,夏风将至,此时乃是暮春时节,百花凋零,十分可惜,却无可奈何。这不就像极了我们之间的离别?如此让人痛苦的离别怎会是心甘情愿的?都是被逼无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承接着首联而来的,意思不会突然转成赞美劳动。如果是这样的话,李商隐也就算不上一位大诗人了。写文章没有这么写的,这连小学生都知道是中心不明确。这两句要承接上文的痛苦离别,必然是与二人的深厚情意有关。离别如此痛苦,其实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两人感情深厚才会难舍难分。这两句中,诗人用比喻、谐音双关的方法来展现二人之间深厚的情意。“丝”谐音“思”。春蚕至死,吐丝才会停止,就像我对你的思念,直到我死去才会停止一样。思念如此痛苦,直让人以泪洗面。要问这泪何时能干?就像那蜡烛一样,粉身碎骨,一切成灰之时,便是泪干之时。你看,这两句诗里表现出来的情意是多么的缠绵悱恻,多么让人痛彻心扉!读整首诗,我无论如何是想不到赞美劳动上去的。我想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如果有人由这两句诗想到了赞美劳动,那绝对没读过全诗,或者根本就没读懂。

后边四句也是顺着二人缠绵悱恻的深厚情意写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是两人分别后的日子:女子早上起床对镜打扮,唯恐头发改变了颜色,怕青春如花凋落,而深爱的人还不曾见面;男子夜不能寐,口吟苦诗,对月以解相思之苦,心境如月光一般凄凉,只感到一阵阵寒意。这真如李清照所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两句运用神话传说来表达二人之间的相思之情。“蓬山”之蓬莱山,即蓬莱仙岛,与方丈、瀛洲一起,是传说中的三大仙山。“青鸟”是传说中的三足神鸟,为西王母的使者,在诗词中常常被借为传信的代名词。这两句是说两人其实相距并没有多远,只是见不了面,难以相聚,彼此都期望着有三足鸟这样的神鸟代为传递消息。可见二人情深义重,但见面难,互通消息也难。这难上加难,有人就读出了另外的味道——这首诗借爱情隐喻诗人政治上的失意。不管哪一种,但都很难说,李商隐的原意是赞美劳动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综上所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的原意是赞美劳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只是读者一厢情愿的解读。

谢请!对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含义,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赞美献身人类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他们像春蚕,直到丝吐尽才死;他们像蜡烛,直到腊汁燃完才结束自己的生命,作者为他们这种忘我精神而肃然起敬。这正是这首诗生命力最强盛的地方。第二,这是作者的自比,至少也反映出作者立志要做像春蚕、蜡烛那样的人,为人类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思想是非常可贵的。这正是后人对他敬佩的地方。第三是双关隐含,从“丝方尽”、“泪始干”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默默的思念、流泪,隐含着对情人的相见而不能相即的无奈……除非死了才不思念,除非死了才不流泪。这正是作者双关运用高明的地方。

我们从他的标题看,用无题来代替标题,明显的看出作者是不好定标题的,以上这三个方面是并重的,不好以哪个方面为基准,若以春蚕、蜡烛定标题,又忽落了情思,以情思为题直露了,赞美自己更不妥……那就只有用无题来代替标题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anjiash.com/5240.html

(0)
小黑子的头像小黑子
上一篇 2023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3月7日

相关推荐